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fehn 于 2012-2-11 15:50 编辑
畢竟「理解」是一切的基礎,而為了翻譯,我們不得不把原文搞清楚,而不致像單純的看故事般,讓所有的不解一掠而過。


看到也浮水說句:其實我覺得這當中就是翻譯無法…迴避的問題所在,有時候那些不確定的描述和情節很難確定是作者正想達到/文本本身具有的閱讀特性,又或是譯者同時又是讀者身份所產生的誤解。而,會不會在加強了理解的過程中,反而讓閱讀者產生了理解上的絕對差異體驗呢?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而在某些時刻的意境,要透過另一種語言表達時,由於沒有對等詞彙以及相應的文化情境,再加上譯者本身對該外語的掌握,以及母語的使用風格,在直譯和意譯間不可避免地某種程度上遺失了原來的氛圍。

它們是個誤解,錯覺,詮釋,再創造的過程。

畢竟每一種選擇都是美學上的創造,譯者在轉碼語言符號的過程同等於於再創新了原來的作品,而且結果並不全然是壞的。我自己覺得就像讀者會對閱讀的文類各自擁有千百種詮釋,譯者選定了一種之後,就像交頭接耳傳遞話語的過程一樣,該語種的使用者接下來就必然絕大多數只能透過譯者的眼睛所見以及轉化成的個人理解來理解原作…即使差之毫釐也可能形成更多的詮釋衍生,這條路真是充斥著痛並快樂的必然性。

如果提到學習工具…在翻譯教材方面的話,手邊有似乎是教授課堂讓同學報告時推薦的…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ackage(ISBN:9160003626)雖然我一直沒拆封…個人課堂接觸過的《翻譯初階》(ISBN:9575866509)也不錯。
另外,閱讀原文自然是無法替代的體驗,但精妙的翻譯往往讓人十分讚嘆。而翻譯本身就是因需求而起,畢竟大多數閱讀者不可能同時掌握現代各種主要流行的語言…點到就好,就不多說了。(滾走)
O lente lente currite noctis equi!

TOP

返回列表